当前位置: 首页 >> 广请外教成绩初显 胡建国坦言一定要找对人

  在雅典奥运会前就有人统计过,在前往雅典的中国军团的外籍主帅中,小球中心是最多的。金昶伯、郑亨钧、珊,这些来自不同国家,陪伴国人走过雅典奥运会的“洋人”,他们为中国付出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能不说,小球中心在引进外教的工作上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门道”。

  小球中心主任胡建国介绍经验时说,聘请外籍教练是能够较快改变项目落后状况的重要措施。但一定要找对人,要引进那些具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热爱该项目、真正愿意帮助中国队提高水平的外教。由于国情、社会背景、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任何水平再高的教练都不是完人,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能融合到队伍中,正所谓有其长必有其短,也许正是他身上的某些弱点会成为夺取好成绩的“命门”。因此,在聘请外籍教练时一定要做好扬长避短、鼓强补短的准备,在教练班子的配备上要首先考虑到互补性,同时中方教练和工作人员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和作用,因为,聘请高水平的外教不是代替,是一种补充。

  聘请外教能够提高队伍的成绩,但也的确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不是任何队伍都能拿得出这笔钱的,可是用胡建国的话说:“没有钱也要有没有钱的办法”。比如棒球队,由于美国职棒的优秀教练员收入太高,高得有些“离谱”,600万美元年薪是小球中心所承担不了的,但他们没有放弃,采用了资源置换的形式,把我们的队员送出去,请美国水手队的教练帮我们培养人才,而水手队则有优先挑选队员为其效力的权利。

  根据多年聘请外教的经验,他们还探讨出了一个外教模式———“三加一工程”。所谓“一”就是外教的作用,“三”则包括中方运动员的理解和全身心的投入;中方工作人员、教练员的理解与支持以及中方领导决策层和运动员家长、亲人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聘请外籍教练不是根本目的,提高成绩也只是阶段性的目标,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学习、吸收而转化成本地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胡建国表示,为了加快培养中方的教练,小球中心还采取了导师带研究生的办法,在外教带领国家队的同时,帮助培养中方教练。来中国4年多的金昶伯已经带了4批研究生了,刘守忠、杨红兵、金建民、罗小兵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们有的已经进入地方队,为中国的曲棍球事业做着贡献,带领青年女子曲棍球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的主教练崔英彪就是金昶伯的弟子之一。

  如今,中心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男子手球、男子曲棍球也计划着聘请外籍教练,看来,小球中心大有要把请外教进行到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