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前中国女垒头号投手再上球场:回归只因一种爱

  打完2001年九运会后,王丽红就远离垒球了,而且当时的离别没有丝毫的缠绵与离愁别绪,甚至可以说是斩钉截铁。在远离垒球近四年的时间里,她徜徉在北京和老家吉林的生意场里,享受着与垒球的劳碌截然不同的一种快意与幸福。

  她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球手之一,而她并没有沉醉于此。她是一个懂得生活,而又饱经生活浸润的人。这一点,我们从她今天的“阳光、灿烂与朝气”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她的神采飞扬以及干练的举止,让我们不难想像她的志得意满。

  她曾经说过:我不干垒球,干别的也同样会很出色,可今天又回来了。我的回归出于对垒球事业的一种热爱。

  说心里话,王丽红的回归,让认识她的大多数人不理解。

  回归缘于一种爱

  《青年体育》:大家都知道,你在2001年九运会后就退役,去搞体育生意去了,而且生意还很不错,此番回归,大多数认识你的人都不理解,认为你是自讨苦吃,你怎么看?

  王丽红:当了多年的运动员后,那种机械的重复的动作,让我对这项运动有一种厌烦的情绪在里边,所以在打完2001年的九运会后,自己有一种逃离的心境,抛下垒球去做生意了。直到去年,我和几个北体大86级的同学在北京合作搞了一个叫“86人”的垒球俱乐部,我们跟美国使馆队比赛,跟韩国留学生比赛,当然这都是业余玩玩的,但是我却从中寻求到我当运动员时没有捕捉到的一种快感,我在垒球方面的天赋得到释放和诠释,人们尊崇我,而我也感到自己是这项运动的受益者,我没有理由拒绝让我的人生受益的垒球对我的诱惑,所以队伍召唤我的时候我决定回归。

  《青年体育》:你竞聘国家队教练应该不是一时的冲动?

  王丽红:我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曾干过几个月的助理教练。这次竞聘前,去年的11月在上海举办教练员进修班,小球管理中心垒球部的负责人征求我的意见,想让我出任国家队教练,此时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之后12月,我又跟国家队去菲律宾打亚洲锦标赛,在那里,中国队让日本队给打得连整场都没打完,日本队7:0就收工了,我实在是受不了。我1994年当运动员时打日本,把日本队打得连NHK都直播不下去了,播到第3局中国都得了7分了,电视台看输得太惨就停播了。现在让人家反过来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众人拾柴火焰高

  《青年体育》:你是由队员直接转为教练的,你想过自己能在7个竞聘主教练的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的胜因吗?

  王丽红:我在国家队当队员14年的经验,我当队员时所处的关键位置,它锁定了中国队80%的胜利,我不服输的性格,以及在日本打了4年企业联赛的经验。

  《青年体育》:你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女垒教练组的组长,有点像女足的王海鸣,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女垒会不会还要请外教?

  王丽红:这个我不知道。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教练的问题,而是人才断档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练班子是小球中心垒球部的领导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下来的。

  《青年体育》:你们这届班子有什么特点?

  王丽红:我们这届教练班子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国内的年轻教练为主;二是注重教练员之间的互补性。我们几个教练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司其职,有利于队伍的团结协作。我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

  用努力来改变窘境

  《青年体育》:在雅典奥运会后,垒球队进行了调整,现在队伍的状况怎么样?

  王丽红:现在队里可以说没有打过两届奥运会的队员了,现在留下的6个上届奥运会的队员主力有3个。

  《青年体育》:跟我们讲一讲你的头一堂课。

  王丽红:我上任后发现年轻队员的基础比较差,技术、体能、心理,都差很多。她们在场上没有打球的气势,有些基本技术动作连青年队的水平都达不到,一切都要从头来,从基本功练起。

  《青年体育》:她们也许还不完全懂垒球?

  王丽红:你说得对,基本功都不过关,不可能对这项运动有什么理解,更谈不上去“爱”这项运动。我们那一代队员已经能做到跟垒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因为我们有“爱”,而年轻一代,她们还缺少对这项运动“投怀送抱”的热情。比如她们可以把套子坐在屁股底下,我说,你屁股不凉了,但那是你的工具呀。我在日本的日通工株式会社打了4年球,那里集中了全世界最好的球手,我看到了她们是怎样爱护自己的球棒和球具的,因此我更加知道了什么是对一个事业的痴迷和热爱,我给队员上的第一课就是爱垒球和这个事业。

  《青年体育》:你从运动员转为教练员,由“被管”到“管人”,从何处下手呢?

  王丽红:队伍的建设,从抓精神面貌、生活细节做起。不许浪费粮食,队员晚上熄灯后不能打电话、打电脑,队员也不能到其他队串门或是在宿舍会客等等。对于训练场上的规范,除了训练时不能带手机、抽烟,还要求队员训练时保持旺盛的斗志,尊重教练员等。

  我到队里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立规矩、鼓士气,让大家再把过去的那股劲鼓起来。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让这支队伍脱胎换骨的。

  打造之路任重道远

  《青年体育》:中国女垒连续3次进入奥运会四强说明中国女垒是有实力的,你想过你们以前功败垂成的原因吗?

  王丽红:我想到当年为什么没有拿到世界冠军?是因为我们外场和内场以及投手间的衔接和默契程度还没有达到像一部机器那样自在地运转。我接手女垒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青年体育》:今后要突破这个成绩,你认为难点在哪里?

  王丽红:我们的难点在人才断层。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均有上百万人在打垒球。在中国,专业女垒球队不过10支,运动员仅有几百人。外国人都奇怪,就那么几百人在玩,还居然两届打进前4名,这跟我们的举国体制分不开。

  《青年体育》:现在你们几个教练是怎么分配力量的?

  王丽红:怎样在4年的时间里把队伍的整体水平搞上去,对我来说就是挑战。3名教练各有特点,天津的陈文元是目前队内惟一保留的原教练组成员,他与中国女垒的多位主教练合作过,对世界各队和国内球员的情况很清楚,他的经验对于以新人为主的教练组是宝贵的财富。黄维刚是一位年轻教练,近一年多执教河南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上有一套措施。来自四川的郑厚强则是一名善于学习和钻研的年轻教练员。此外国家队教练组还聘请了富有经验的科研教练周兴龙和体能教练宋树国,以进一步加强全队的体能训练和科研。这是我们成功的保证。

  有了意志才会有“魂”

  《青年体育》:我们知道,垒球是由3部分组成的,内场、外场和投手,训练也是要分开的,分后的合,分的质量,合的艺术,都需要你们教练组把对垒球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才成。这些困难你想过吗?

  王丽红:我已经别无选择,下决心再塑中国垒球。

  《青年体育》:你们现在每天训练几个小时?

  王丽红:我们现在每天训练7个小时,这个量在准备期是比较偏大的。

  《青年体育》:听说,你让全体外场组队员每天早上六点钟开始,必须完成1万次的动作练习。

  王丽红:你不知道,队员的基本功差到什么地步,所以现在必须强化基本技术。基本功打不好,怎么上场打球?

  《青年体育》:你在日本待过,国外有些什么东西可以借鉴?

  王丽红:日本的队伍在力量训练中对于手腕等小关节练得比较细,而这是国内以前没有的。如果这种训练方法结合过去我们的大力量训练方法,应该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青年体育》:日本队的意志品质是怎样锻炼的呢?我们年轻队员在意志品质方面也需要磨砺。

  王丽红:多打一些比较困难的比赛。我在日本时,曾经有过我在中国打球时从没有过的感受,那是真磨炼意志。有一次我和一支拥有世界级投手的队伍较量,打到最后还难分胜负,我们都知道这时比的是看谁咬得住牙,结果我赢了,那个投手下场后和我拥抱在一起,你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吗?是在艰苦和磨砺之后赢的感受,这种情况下,谁赢谁输都会流泪的。这种把精神、意志、技术状态集合在一起的挑战,就是垒球,但我们现在的队员还远远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青年体育》:今年我们的女垒会有哪些赛事?

  王丽红:我们会在3月25日结束昆明的冬训回到北京训练,4月份队员回省队打全国比赛的预赛。5月份出访美国,训练比赛,然后转战加拿大杯,再到西班牙打比赛,再参加日本杯,这个时间要持续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过去,我当队员时,经费紧张,一年能打20几场比赛就不错了。现在一年能打40-50场比赛。我们这个项目需要比赛来提高队员的大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