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承办世界垒球等赛事 南京等城市形象全面出新
  2005年10月9日—21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在江苏大地举行。7400万江苏儿女迎接“十运会”的热情,从2001年6月19日获得承办权的那一刻起,就被熊熊点燃。

  江苏省知道肩头的分量:“十运会”是我国首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办赛能力的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办好“十运会”,事关大局。

  由此,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的承办“十运会”总体目标,要求全省以南京市为主的13个承办项目的城市加快全面出新,首先要夺得城市面貌、组织接待和市民文明3块“金牌”。

  为夺“三金”,全省厉兵秣马整四载,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新江苏就要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新建34个一流场馆,体育设施大踏步前进10年

  从空中鸟瞰,两条大拱犹如两道气势恢弘的彩虹,横跨可容纳6.2万人的主体育场;1.4万人的体育馆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跳水池、标准泳池、标准训练池和戏水池的游泳馆,如游泳健儿奋力划动的臂膀;而由21片网球场组成的网球中心恰似朵朵荷花在绽放……

  坐落在南京河西新城的“十运会”主会场———奥体中心,占地1345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仅用2年半时间于今年6月建成。其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而且,这座宏大的建筑处处体现了“人性”。尽管奥体中心绕场一周有1.2公里,但简洁的人车分流大平台,能让观众下车后在最短的距离内到达各个场馆,能让10万人在20分钟内疏散一空;完善的标识系统、盲道和轮椅通道,令任何人都能非常容易地通达要去的处所;还有,整个中心可以同时满足7000人如厕……

  江苏承办“十运会”,首先遇到的就是体育场馆建设的挑战。“十运会”不仅办赛项目总数超过历届全运会,而且首次举办部分冬季项目比赛,场馆要求之高,前所未有。根据竞赛项目,共需比赛、训练和配套场馆132个,全省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市)、高校、企业纷纷申办比赛、训练,结果全省能够承担比赛和训练任务的场馆110个,需新建34个。

  化挑战为机遇,江苏省体育设施建设掀起从未有过的高潮,成就了一批世界级高水准体育场馆。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自不待言,2003年6月落成于连云港连岛海滨的海上训练基地,不仅承担“十运会”比赛任务,而且已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中国帆船、帆板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垒球场,依山傍水,2003年建成后即成功承办了第七届世界青年女垒锦标赛,国际垒联主席波特称赞其为“世界垒球场的经典”……

  除了以上省里承担的场馆建设外,无锡投资3.7亿元的新体育馆去年竣工,国家体育总局肯定其为国内最先进的体育馆之一,“十运会”乒乓球赛将在这里举行;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扬州体育公园体育馆即将落成,9月15日,“十运会”艺术体操就将于此拉开帷幕。而省城南京市投资26亿元建设的12个场馆则创下了10个全国之最:白马公园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场,占地7000平方米,由曾经设计过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激流回旋场地、并正在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场地的法国专家吉尔设计,规模和标准目前全国第一;环玄武湖体育带10公里,全国最长;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全国最大;位于仙林的马术场,占地1180亩,国内最好、亚洲最大,可举行速度赛马、障碍赛、盛装舞步和三日赛等;有两条18洞高尔夫赛道的钟山国际公园和室内有11个连片网球场的龙江体校网球馆,规模均全国第一……

  江苏体育设施建设由此大踏步前进了10年,为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的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着眼长远抓投入,城市建设连挥大手笔

  承办“十运会”,为江苏富民强省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动力。3年来,全省着眼长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作为主赛场的省会南京就投下了1000多亿。

  南京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以西,14公里的长江岸边,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明城墙内老城人口急剧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灿烂文化保护告危,是六朝古都南京久治不愈的“心病”。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跳出城墙,拓展城市,响亮喊出“文化底蕴看老城,现代都市看新城”的口号,作出“一城三区”、“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城市格局大摆布,并敏锐抓住“十运会”召开之机,将原本打算落脚河西北部建成区的奥体中心南移2.8公里,由此拉开56平方公里新城建设框架,等于再造一个南京城。

  河西新城以道路基础设施、中央商务区、新型居住区、滨江风光带、公共配套“五大板块”组团式大举建设。“十运”前,中部地区将建成100公里道路;竣工占地2310亩的滨江公园、1900米长的中央绿轴和120亩的中央公园,种植乔木30万株、花灌木95万株、草坪地被200万平方米以上;中央商务区16幢标志性建筑14幢完工;居住区开工22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以上;一批高质量的文化、体育、医疗设施落成。河西新城,将以亮丽的南京现代化标志区雏形迎接全国体育健儿。

  为迎“十运会”,南京实施城建项目数百个,连挥精彩大手笔。

  原全长16.9公里、工期5年的地铁南北一号线,开工1年后,西延近5公里,连接“十运会”主会场河西奥体中心,线路总长增加到21.72公里,工期却缩短为4年零9个月。近200个设计、供货等单位和3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今年5月15日,地铁顺利开始观光运营,9月30日正式通车。

  2003年8月29日正式开工、全长15.6公里的南京长江三桥是国内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仅用21个月就顺利合龙,10月9日即可通车。中外专家高度评价其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内领先、世界先进,并有望创造国内同类型特大桥梁建设质量、效率新纪录。

  南京城东干道是从机场路进入市区的首条迎宾路,去年底开始实施快速内环东线改造。为保护历史文化,全程7.65公里以高架起自双桥门立交,沿途3次钻入地下2次跃上地面,最后接上玄武湖东西向隧道和新庄立交,9月30日前全线竣工通车。

  除此之外,投资30亿元、整治16公里外秦淮河,投资17亿元保护明城墙风光带,投资20亿元整治中山陵园风景区均是南京市主要领导领衔负责的重点工程。外秦淮河防洪、环保、安居、景观、道路管网五大工程齐头并进,“十运会”时,所有中外宾客可领略桨声灯影的迷人景致,跨过这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直抵河西主会场。

  和省会一样,其他省辖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与我国第一座悬索桥斜拉桥组合型特大桥梁润扬大桥通车同步,占地3400亩的润扬森林公园已于今年4月在扬州建成,刚柔相济,成为一幅壮美与秀丽融为一体的画卷;南通投资20个亿,20个道路、景点重点工程将全城搅得沸沸扬扬;连云港排出15个项目提升东部海滨地区形象;宿迁“新区六路”快速推进,运河风光带、古黄河风光带等全都披上了“绿装”……

  城市管理跃上新台阶,争做文明市民蔚然成风

  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江苏城市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拆违,是江苏各市城市环境整治的一大力着。特别是十运会主会场南京,从去年8月16日开始到去年年底,摧枯拉朽荡涤违章建筑200多万平方米,往日一个个不堪入目的城市“癞疮”变为一幅幅城市美景。

  交通,对江苏、尤其对南京是严峻考验。十运会期间,除了开幕式、闭幕式外,短短10多天里,南京的20多个场馆要进行20多个大项200多个小项的比赛,运动员住所遍布全市200多家宾馆饭店。尽管南京交通管理全国先进,但车辆急剧增加,主要道路平均车速下降,部分交叉口拥堵日趋严重。为破解难题,南京市优化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向科技要畅通,同时新辟30多条单行线,全市单行线增至80多条,城市交通通行能力提高三至五成。为保河西新城交通畅达,今年38条公交线路向南挺进,12条直达奥体中心,26条衔接城东和城中。

  十运盛会,江苏13个城市都将成为运动健儿角逐之余、国内外嘉宾观赛之后的歇息、游览之地。市容关乎国家脸面、江苏脸面。4月,苏州开展“洁净家园、美化城市”的“天堂杯”市容达标竞赛,对城乡结合部、高架桥两侧、城乡出入口重点整治,力图凸显苏州城素、雅、洁的古韵今风;无锡正在对主要商业街、火车站广场、集贸市场等窗口地带大行整顿;南京市政府6月1日同时出台两个文件,市容整顿重点放在了街巷院落。市区两级财政分担街巷清扫保洁经费,实行“两清扫、全天保”或“三清扫、全天保”;同时由政府出资,组建1250人的“门前三包”常年协管员队伍,督促、协助沿街单位包卫生、包立面、包秩序。

  金秋十月,“人人都是东道主”,江苏人民将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文明执法、创文明行业、从细微处提升素质……全省加强市民文明建设既潜移默化地渗透,又铺天盖地般蒸腾。

  今年2月4日,南京四横五纵主干道上,首批30名佩带录音笔、电台耳麦的交警上岗,继而这套装备在全市上路交警中推开。各交警大队建立专门的“语音库”,下载保存录音资料,对执法者和被执法者双向约束。交警科技武装上岗以来,“无效投诉”下降八成,街头办案效率极大提高。

  今年5月23日,南京100多辆新更型的出租车率先打出“全省动员办十运,人人争做东道主”的顶灯,全市所有出租车将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您好,请问到哪里”、“请带好随身物品,再见”等文明用语在“中北”、“东方”和“大件”3大出租公司的2700多辆出租车上风行,进而在全行业推广。客管部门将文明用语的服务承诺纳入了管理条款。

  去年以来围绕市民文明这一主题,南京市在市民广场、社区敞开式举行了4次“市民论坛”,“保护城市公共设施从我做起”、“市民一小步,城市一大步”、“用文明规范的交通行为来润滑交通‘链条’,市民要确立信号意识、线道意识、斑马线意识、礼让意识”……通过讨论,市民在众多方面取得共识并付诸行动。

  今年1月8日开始,南京市每两周周六在大行宫会堂免费开办“市民学堂”,授课者都是国内名家。《告诉孩子,你真棒》、《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怎样做国际人》等等话题令市民耳目一新,1400人的课堂场场座无虚席,许多人带来录音笔,几乎所有人都笔录。

  南京还让市民评选最欣赏的“十大文明言行”和最厌恶的“十大不文明言行”;让市民自己开展文明言行劝导、文明上网引导……整个南京城争做文明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