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为期七天的第二届世界中学生软式棒球锦标赛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中国队喜获第四名。
本次代表中国出征参赛的是无锡市锡东中学(体校)少年棒球队。该队是我国近几年崛起的一支棒坛劲旅,平均年龄只有十四岁的小队员们在强手云集的国际赛场上却表现出顽强、睿智、勇敢的大无畏气概。面对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九支世界强队,全体参赛小队员不畏惧、不怯场,凭借自身实力强、技术精、配合默契和教练员指挥得力等优势,以锡山少年棒球队特有的霸气、敢拼、善斗,在首场失利的情况下迎难而进,以7:0的悬殊比分战胜了实力雄厚的澳大利亚队,闯入分组赛前六名,取得小组出线权,继而一鼓作气,苦战七局,与日本队难分伯仲。最后,在总决赛加时赛中,以抢分战术封杀了夺冠呼声极高的东道主日本队,获得世界中学生软式棒球锦标赛第四名的骄人成绩,圆满完成了比赛预定目标。
面临“四不”:气候不适应 饮食不习惯 居住不集中 环境不熟悉
据本次比赛领队、锡山区文体局副局长顾玉新介绍,本次比赛是锡东中学(体校)少年棒球队有史以来最艰苦的一次比赛。小队员们都是首次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面临诸多困难,表现为:一是气候不适应。日本与中国时差为一小时,其湿度大、早晚温差大的岛国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二是饮食不习惯。中国人一般都将食物煮熟才吃,而日本民族习惯吃生鱼片和生蔬菜等食物,小队员们多数从未吃过生食物;三是居住不集中。为在尽短时间内使中、日少年运动员建立友谊,交流球艺,东道主日本队精心安排16名中方小队员以“4、2个3、3个2”的组合形式分住到6位爱好棒球的日本居民家中,专车接送。四是环境不熟悉。日本人民十分友好,为让中国队员尽快熟悉当地比赛场地、设施、自然、人文环境,东道主日本队在中国队抵达日本的第二天就在赛场安排了一场热身赛,为正式比赛从心理、思想、技术、配合上的正常发挥奠定了基础。为尽快消除陌生感,日本主妇让其子女与中国孩子同吃同住;为给中国客人增加营养,补充热能,热情的日本主妇还专门到超市购买昂贵的美国进口牛肉;为适应中国饮食习惯,她们改做熟食吃。
抓好“三阶段”:赛前动员 赛中调整 赛后总结
锡山区政府非常重视本次世界级比赛。出征前,区政府和文体局领导亲自前往该校进行赛前总动员,并在出国经费拨划、出国手续办理以及提高赛前强化训练的伙食标准等各方面提供了便利。组队时间不长的该队小队员们,在学校严密的组织管理和教练员严格的教导、训练下,在思想、心理、身体、战术和技术等方面精心准备。学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全体小队员把爱祖国作为力量的源泉、信心的保证和动力的基础。学校调整作息时间,变午间休息为午间训练,强化基本功和整体配合训练。比赛中,该队及时调整战术,扬长避短,斗智斗勇;在领队、教练带领下,全队坚持每天有总结、有分析、有鼓励,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扭转局面,超额完成了争取进入前六名的预期目标。
采撷“两花絮”:“全垒打”和“狗熊8号” 8月2日,笔者在采访领队顾玉新和教练刘列兵的过程中,欣喜地采撷到了几则赛场花絮:
“全垒打”——复赛中,中国队一位接球手在与日本队比赛中失误,但他没有失去信心,接着,以一个漂亮的“全垒打”(即全垒大满贯),为中国队赢得了宝贵的一分,赢得全场掌声和喝彩声的同时,大大鼓舞了中国队的士气。该队员被评为本次比赛优秀运动员。
“狗熊8号”——一位代号“狗熊8号”的中国小将,前几场出师不利,在教练的劝慰、鼓励下定心发挥,不负众望,击球多次中的,为中国队最后一场以3:2战胜日本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取得“三战果”:突破了目标 增进了友谊 提高了水平 本次代表中国出国参加大型国际赛事,对于锡东中学(体校)少年棒球队小队员来说是第一次,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又是一次人生的考验。经过赛前针对性的语言、礼仪、心理、技术训练,孩子们已经能说早上好、晚上好、谢谢、再见、好吃等20余句常用日语会话;懂得了一些外事活动礼仪、纪律和注意事项,懂得了统一行动、遵守规则,更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体会了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国运动员,如何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如何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比赛的收获又岂止在突破了目标、增进了友谊和提高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