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希望与挑战并存--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综述
  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19日在泰国落下帷幕。在过去一周内,3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运动员史无前例地站在这个亚洲地区非奥运、非冬季项目的竞技“综艺大舞台”,在9大项的比赛中决出了121枚金牌。首届大赛在写下赛会各项纪录的同时,既很好展现了亚洲体育健儿团结友好、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也集中体现了亚洲体育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亚洲室内运动会是在亚奥理事会倡导下,继亚运会和亚冬会之后,专门设立的一个非奥、非冬项目的综合性赛事。首届大会设有室内田径、短池游泳、五人足球、泰拳、室内自行车、健美操、体育舞蹈、极限运动和圈式藤球9大项目,于本月12日至19日,分别在泰国的曼谷、芭堤亚、素攀武里和普吉岛四地举行。

  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间引起的重视程度并不均衡。亚洲体育强国包括中日韩在内,都没有派出一流水平的参赛队伍,而哈萨克斯坦、东道主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选派了实力不俗的队伍参赛。在最后的奖牌榜上,哈萨克斯坦队以25金名列第一,中国队以一金之差排在第二,泰国队以20块金牌名列第三。中国香港队和中国澳门队分别在奖牌榜上排在第四和第十的位置。

  中国队此次派出了104名运动员参加了除泰拳和室内自行车外的7个项目的比赛,分别在短池游泳、田径、体育舞蹈、健美操和极限项目中赢得24金18银15铜合计57块奖牌。在这项“非热点”赛事里,中国健儿尽管没有背负金牌指标,但依旧奋力拼争,实现了“争取佳绩、增进与各国选手之间的友谊的同时,锻炼年轻队伍、丰富大赛经验、促进早日成熟”的目标。

  “亚洲室内运动会”作为一个概念,由亚奥理事会执委会在三年前的釜山会议上首次提出。亚奥理事会作为亚洲体育发展的领路人,希望在亚洲体坛具备亚运会和亚冬会的同时,再添一个更时尚、更具观赏性的竞技表演“综艺舞台”,把类似健美操和拉丁舞这些不能被列入亚运会,但具有较强商业开发价值、大众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体育项目,通过亚洲室内运动会引入国际体育竞技舞台。

  在这项赛事的“启蒙阶段”,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竞技体育金牌之外的含义:健美操、体育舞蹈这些极富观赏性的体育项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支持;滑板、攀岩等极限运动充分展示了它们时尚和富有挑战性的一面;泰拳、圈式藤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的举办,很好地推动了体育乃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正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代表团团长冯建中在考察了本届大赛后说的那样,“亚洲室内运动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它在丰富了竞技体育内涵的同时,更全面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亚洲体育的进步”。

  万事开头难。在看到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燃烧激情和希望的同时,一个全新的赛事从无到有所面临的困难可以想像。而对于首届赛事的东道主泰国而言,他们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更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原先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的举办地在澳门,然而澳门由于要在今年承办东亚运动会,首届亚洲室内运动会面临“无地容身”的尴尬局面。是泰国在一年前主动承担了主办赛事的重担,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基本完成了比赛的筹备工作。东道主泰国对组织工作的努力和投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同样也把问题和经验呈现在亚奥理事会以及下届比赛东道主中国澳门面前。

  首先,亚洲室内运动会缺乏前期宣传,很大程度上应引起亚奥理事会的重视。作为一个新赛事的缔造者,描绘蓝图后如何去实现它,是亚奥理事会有待正视的问题。而下届东道主澳门如何在未来两年内协助亚奥理事会推广这一赛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下一届赛事的规模和效应。

  其次,如何把比赛的“观赏性和时尚性”与商业价值有效结合,是比赛组织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届比赛没有一家赞助商的事实,让人对该项赛事的“生命力”产生了一点怀疑。如果澳门组委会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第三届赛事的东道主由谁来当,势必成为一个令人尴尬的问号。

  再次,泰国组委会因陋就简,忽视比赛成绩统计和新闻发布的举措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下届东道主借鉴。没有成绩发布的运动会,在无法推广赛事影响力的同时,更易给人留下“不正规”的印象,从而影响到这一新生运动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