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冷空气南下,广东出现了“少见”的寒气,气温达到8度。广州黄村体育训练基地,中国女垒上午9点钟便开始了训练。虽然中国女垒集训队教练组组长王丽红在北京办事仍未与球队会合,来自美国的执行教练迈克来队10天后出差,但中国女垒的姑娘们在副领队宋树国以及三位分管教练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训练着。2006世锦赛、亚运会以及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中国女垒集训情况怎么样呢?对此,记者对球队进行了探营。
全面检验年轻队员
据中国女垒副领队宋树国介绍,本次中国女垒集训的队员有32名,其中28名参加正式集训,4名试训。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年轻队员便占了三分之一,而且大都是1987、1988年出生的,年轻而富有朝气。“十运会后,老运动员相对疲劳而且伤病多,为了球队的发展,我们在全国挑选了一些有潜力的年轻选手进行训练,全面检验她们。”宋树国说。
自雅典奥运会后,原主力阵容中的陶桦、魏嫱、王晓燕、邓小玲、穆霞、张丽霞共6名老将已经从国家队退役。而其他老将如李琪、黎春霞等由于伤病过多也没进入国家集训队。因此,本次从11月中旬到明年3月将近5个月的集训便成了年轻队员难得的训练舞台。在十运会垒球比赛各项个人统计排名中靠前的球员基本上都参加了本次集训。另外,根据科研组、专家组、国家队教练组的意见,国家队还会补充一些球员。这不,在寒风的侵袭下,女垒姑娘们分为三组,还在紧锣密鼓训练着。三位国家队教练徐富民、黄维刚和郑厚强分别负责投接手、内场和外场等队员的指导。“她们训练都很积极、投入。”徐富民教练说,“过段时间,集训队员还会做一些调整。”
白天训练晚上“冲电”
本次中国女垒的冬训在11月10日就开始了。每天清晨6时30分至7时15分,出操;上午8时45分至11时45分、下午14时45分至17时45分,训练。这就是中国女垒训练的时间。
“十运会后,队员身心疲劳需要调整,目前处于恢复期,集训时要对她们伤病、心理进行普查,还要对全运会典型战例进行分析总结,教练员对整支队伍、队员情况分析,对训练思路进行讨论,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宋树国说。除了白天训练,晚上一般会开设技术理论专题讲座、心理测试以及思想动员。“我们还会适时看比赛录像,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团队精神凸现斗志
“目前中国女垒队的最大特点是团队精神。因为我们没有球星。“宋树国道出了中国女垒的特点。曾几何时,中国队的技术一直是世界领先水平。不过近年来,球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以往的技术优势如今已不存在。在十运会上,中国女垒教练组组长王丽红就表示过,由于十运会没能涌现出更多的新人以及国家队现役球员中也同样缺乏特色球员,因此,国家队近来的发展会更突出整体性。“虽然缺乏球星,但队员之间实力较为接近,容易形成一个水平均衡的整体。战斗性也逐步显示出来了。”宋树国表示,自去年王丽红出任国家队教练组组长后,对球队进行了宏观上的调整,针对“中国队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来建设球队,其中各种方法、手段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后来在技术之外,球队的发展思路逐步体现在团队精神上。手曲棒垒中心的正确决策和王丽红以及全体教练员的努力,球队形成了一个战斗整体,“士气”逐渐打出来了。在今年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站等公开赛上,中国队就曾战胜了澳大利亚、日本队等多年未胜的球队。“这是球队斗志的体现。”宋树国说:“我们会把团队精神进行到底。”
明年目标力争最好
一向低调的中国女垒队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却一直不错。在雅典奥运会上,处于新老交替的中国女垒获得了第四名。面对2008年奥运会在家门口作战,全队上下从不敢懈怠。“2008年在家门口作战,谁都有压力,不过我们现在经常给队员们减压。”宋树国说,队员都清楚自己身负的责任和使命,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作为教练员尽量给她们减压,以一颗平常心去训练,训练效果才能出来。
“2005年即将过去,中心领导、教练员以及运动员都比较满意我们这一年的表现,这得力于中心早下手,总结经验并及时对垒球进行改革,决策果断、正确,也得力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团结,增加了战斗力。”面对明年即将到来的世锦赛和亚运会,宋树国表示,虽然中心还没有定出具体目标,但球队会力争做到最好。
场上场下皆姐妹
“她们在训练中团结,在日常生活中也互帮互学。”宋领队这样评价这群可爱的女垒姑娘。
在探营时,记者看到训练间隙一个队员帮另一个队员倒开水、有个队员摔倒了其他人争相扶她起来、跑完步后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在寒冷的天气下,这种有生气、有协作的团队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加过雅典奥运会的周怡说:“虽然我参加过许多比赛,在很多队员面前是老队员,但队里的老队员和小队员们都是无话不谈,大伙像是一个大家庭。相处得就像亲姐妹一样。我们平时除了训练外,晚上有空大家还一起上网、看碟、看电视连续剧。”周怡说:“听说这个月底队里可能要去香港,我们都好想去玩一下啊。”“对呀,紧张一年了,真的想去啊。”其他队员也欢呼起来。看来,女孩子的天性在女垒姑娘身上也显露无遗。
黄心豪 彭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