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奥运光环将中希两国连接更近 访古国希腊侧记
  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与中国记者交谈

  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古国的语言和文化能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这即是中国和希腊。中国人民深深向往希腊的灿烂文化和秀丽风光,希腊人民无限仰慕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之邀,希腊总理昨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在他访华前夕,中国新闻记者代表团踏上了这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国度。

   融会多样性文明的地方

  由于希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在这里交会融合。在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中,最能体现古希腊文明博、大、精、深的当属卫城。卫城坐落在雅典市中心的一座石灰岩山岗上,它既是保卫城市的要塞,又是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圣地。山岩的海拔只有156.2米,每年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至。

  记者代表团中不乏见多识广的资深记者,长年从事国际报道的他们几乎跑遍了“地球村”的角角落落,但是站立在帕特农神庙面前,听着神奇、美丽的神话传说,望着世界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都不能不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帕特农神庙呈长方形,长69.51米,宽30.86米,由东西各16根、南北各8根、总共46根多立克式大理石柱构成柱廊,每根石柱高10.43米,柱体中间微向外凸,柱体表面刻有20条凸凹槽,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极强的立体感。整个建筑和谐完美、气势磅礴。

  面对这样巧夺天工的建筑和雕刻作品,我们一行人都成了对希腊历史文化痴迷的旅游者,从内心里升腾起对希腊人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历史遗迹的敬佩。

  寻找激情、灵感和神圣的地方

  一年四季,你都可以在希腊见到历史学家、艺术家、探险者、朝圣者和各种体态年龄的旅游者。他们是到希腊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激情、灵感和神圣,而他们也确实能够在希腊享受到他们孜孜追寻的浪漫、轻松与安逸。由于是冬季到希腊,我们无缘享受海水、阳光的款待,但是我们沿海滨大道巡游,还是领略到希腊的海岛风光。洁白亮丽的房屋、碧蓝通透的天空和湛蓝清澈的大海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魔幻般的色彩效果,形成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天堂般的绚丽画卷。而希腊竟有3000多个岛屿,这是一笔多么丰富的旅游资源。

  正是由于其拥有的深邃悠远的历史、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及气势雄浑的地形地貌,希腊的旅游业一直是国内经济的强力支撑点。“繁荣旅游市场”一直是我们所会见、采访的共和国总理、外交部长、文化部长、旅游部长、海运部长、雅典市长等多位政府政要们凸显的话题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帕特农神庙

   “让爱琴海升腾五环火”的地方

  为希腊魅力再添光彩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留下的奥运体育场馆设施。奥运会后去过希腊的人无不徘徊在那些体育场所流连忘返,我们也不例外。

  希腊驻华使馆新闻参赞斯代流斯先生陪同我们去参观了奥运会主会场。坐在大巴上,离主会场很远我们就看到了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师卡洛特拉凡设计的两个拱形顶棚,重1.8万吨可承受8级地震和时速120公里的大风。

  迈入这座能容纳7.2万名观众的巨大体育场,眼前的场景与一年多以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迷幻般的色彩截然不同,看台空空,场地荡荡,蔚蓝的天空,茵茵的绿草,几只白鸽在草地上嬉戏。谁能想象这里曾经用海洋和神话力量演绎过一场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爱琴海的浪漫”,希腊艺术家帕帕约安努将2800多吨海水引入体育场变成爱琴海。海水中的五环被刺破天空击中海面的火箭点燃。“让爱琴海升腾五环火”,这是只有希腊人才能想象并创造出的浪漫。

  如今水与火都消失了,只有我们一行人在偌大的体育馆蹿上跑下地忙碌,贵宾席上故作威严地坐一坐,绿草地上撒泼打滚地跑一跑,空荡荡的球门前虚拟“射门”似的踢上几脚。

  我独自来到田径跑道上。就是在这里,110米栏的世界飞人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跨越历史书写奥运神话;也是在这里,“东方神鹿再现,邢慧娜万米夺金”。睹物生情,我情不自禁地匐下身做起个起跑状,并试着跨越一下,结果险些摔倒,同行的记者用快门记录下了这种在奥运场地中的搞笑动作。参观奥运场馆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欢笑,更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奥运会后这些场馆如何发挥功效?在随后会见希腊奥运资产企业主Christos先生时,我们表示了对这个问题的关注。Christos先生也坦率地承认:以前对奥运场馆的后期利用是不令人满意的,正在准备采取实际步骤加以解决。有的要对国内、国际实行招标租用,有的要改为政府公益设施,总之会有一套有效的奥运资产处理办法,对继续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会提供经验借鉴的。

   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经贸关系愈加紧密

  希腊是欧洲的源泉,中国是亚洲的根基。二者生根发芽了几千年,至今还在吐露着枝丫。

  中国和希腊不仅在东西方文化上有着融会贯通,而且在经贸关系上也有着与日俱增的互补。

  “希腊船王”的美称曾享誉全世界,希腊商船队是世界第一位的,而船队中的船大部分都要交给中国的造船厂建造,中国海运出口商品也主要是靠希腊船队运输。在希腊海运部秘书长的安排下,我们参观希腊第一、欧洲第二大的港口,在货运码头不时可以看到“CHINA”———来自中国远洋运输的货柜、集装箱。

  在下榻的宾馆,我们先后碰到来自中国天津、大连的两拨儿客商,前者是谈判橄榄油生意,后者是造船厂的技术人员。给我们充当翻译的老黄原是上海外语学院教授希腊语的副教授,目前在希腊教授华语,他的学生弟子中很多是企业公司的员工,他们都是看好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良好机会,急补华语好早一天派上用场。而国内企业赴希腊谈判聘请他充当翻译的任务更是让他忙得顾不暇接,中国客商的诚信合作也赢得了希腊企业和政府官员的信任与好评,更增进了中、希两国人民的友情。

  希腊高官:愿北京奥运会更加出色

  在希腊文化部代部长芬妮·佩特拉丽亚女士的办公室,我们意外地发现了部长的办公桌上竟摆放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

  见到我们都一脸的惊喜和不停的拍照,佩特拉丽亚女士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五个“福娃”的来历。原来一个月以前她作为希腊文化部代部长、中希奥运合作联委会希方主席刚刚访问了北京,出席中、希奥运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她知道了“福娃”登场的消息,到商场去买时,不巧已经卖光了。她临行前向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陈至立诉说了心中的遗憾,陈至立立刻派人将“福娃”送到机场,满足了佩特拉丽亚女士的心愿,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希腊人民友好的心愿。

  女部长举起“福娃”中的“欢欢”说:“我最喜欢这个娃娃,中国红,好看。”她说,在北京访问期间陈至立送给她一身中国服装她非常喜欢,“我给我的11个孙子、孙女每人买了一件中国服装,我要把她们都打扮成中国娃娃。”

  雅典市漂亮的女市长多拉·巴科雅尼斯向中国记者回忆起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她将奥运会会旗交给奥委会主席罗格,再由罗格递交给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时的情景。她说当站在王岐山、罗格的身旁,看着王岐山激情、自信地舞动奥运会会旗时,心里充满了祝愿,相信北京一定会举办一届更加出色的奥运会。

   希腊共和国总理卡拉曼利斯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美好的祝愿。

  是奥运的光环将中、希两国连接得近了,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