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正式颁布了。这份《规划》是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已颁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颁布的;是在体育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势下颁布的。作为“十一五”期间指导和划划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文件,《规划》对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承前启后的五年。首先,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更加迫切,体育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发展与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将为我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体育事业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从战略和宠观的角度提出了未来五年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包括引言和9个部分,共60条。作为今后5年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内容全面,基本涵盖了体育事业和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主要矛盾。因此《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体育要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包括体育在内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这次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纲领。《规划》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在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强调全面、协调,政策措施上上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处理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关系。尤其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满足群众需求,让更多的人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概括讲就是以举办和参加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提高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外,《规划》还分别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一些方面的量化指标。这些目标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导向明确,切实可行。对深化体育改革,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发展体育科技、教育,加强体育人才建设,加强体育交流全作与体育新闻宣传等基础保障工作,《规则》也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
为了实现相关的目标,《规划》明确了一系列事关体育发展全局的重要工程和举措。比如群众体育方面除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外,我们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年将在全国有条件的行政村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争取到2010年全国有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符合规划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这项工程已经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技体育方面我们将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程,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体育发展中的一些重点突出问题,如全民健身的组织指导问题,体育行业作风建设问题,退役运动员权益保障问题,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问题,深化对竞技体育规律的认识问题,〈规划〉都做了规定和部署。
为了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我们还制定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人团、科教、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宣传等分领域规划,有些已经发布,其他也将陆续发布。与国家规划相呼应,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制定了本地区“十一五”体育发展规划,大部分已经正式颁布。
目前,2008年奥运会筹备和备战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活动正蓬勃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工作也在顺利推进,“十一五”体育事业开局良好。我们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