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奥运场馆首次投入使用 垒球场接受青少年检验

  “两三个月前就知道这次比赛要在第一个建成的奥运场馆里进行,大家都特别兴奋。场馆设施挺好的,我们今天发挥得也不错,赢了丰台队,这可是我们在奥运场地上赢得的胜利,意义不同一般。”7月28日,第十二届北京运动会女子垒球比赛在丰台垒球场拉开战幕,刚刚打完比赛的海淀队专业队员刘一頔说。
  
  青少年比赛“测试”奥运场馆
  
  与以往市运会垒球比赛不同,本次比赛是在第一个竣工、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内进行的,而首次“测试”这块垒球场地性能的选手们不是国际垒球明星,而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女孩子。
  
  这次运动会是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也是北京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进行的一次重要演练。共有五支队伍在为期三天半的比赛中进行角逐,选手多是初中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0岁,大都是各区体校的小运动员。
  
  来自海淀队的专业队员刘一頔说:“我会有一些在专业场地上打球的机会,而我的不少队友和同学却没有这么幸运。”
  
  丰台区推广“沙包打垒”游戏
  
  其实早在5月19日,距离第十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开幕还有100天时,丰台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内的草坪上进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垒球比赛。“投坏球原来是一种战术,我一直以为是运动员因为技术原因没投好呢。”参赛的选手除了丰台垒球学校的小运动员,还有丰台区政府的官员们。
  
  为了对垒球运动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他们特意请到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体育部垒球竞赛的专家给自己补上了一堂垒球理论课,还到场地上和小队员们实际操练了一回。
  
  “要想打好球真得好好动脑子。”几位政府官员一边擦着汗水,一边放下手里的垒球棒。通过这场垒球培训课,他们更加深了对垒球运动的认识:垒球和其他竞技运动项目一样,不仅是体力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上的较量。
  
  为此,丰台区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一项自己“发明”的体育游戏活动———“沙包打垒”。这项游戏类似垒球运动的打法,但方法更简单、更突出游戏功能,这样会便于垒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今年,丰台区的中小学将拿出两节课讲解垒球知识并组织各班级之间进行“沙包打垒”游戏。
  
  相关链接
  
  丰台垒球场实施奥运会绿色标准
  
  多项环保新技术的采用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在丰台垒球场得到了充分体现。
  
  垒球场的草坪高出地面8厘米。这8厘米包括:先在平整后的场地上铺上大块鹅卵石,第二层铺上细砂石,然后铺上沙子,最后是在沙子上面种草。
  
  费了这么多道工序,目的只有一个:让落在草坪上的雨水迅速渗入地下并通过埋设的管道流入到附近的雨水收集池中,经过处理的雨水会用于浇灌草坪,形成循环利用。比赛场馆周边的过道也将铺上透水砖,以便更大限度地收集雨水。
  
  “雨洪回收”只是丰台垒球场采用的34项环保技术中的一项。
  
  垒球场北侧建设的一套中水回收系统,每年可处理中水8万吨,相当于整个丰台体育中心一年用水量的四分之一。主要用于场馆卫生间冲洗及绿化灌溉用水。
  
  另外,垒球场西侧,6000平方米的功能用房外墙上也贴着“秘密武器”———多晶硅集热板,这一设计将最大限度地收集阳光并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约为2万度。2008年赛时,在这幢5层楼中办公的包括国际奥运会比奥委会官员在内的数百名工作人员,将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相关链接
  
  志愿者一天擦了100多个垒球
  
  “您好,请这边走。”“您好,需要帮助吗?”7月28日下着细雨,第十二届北京运动会女子垒球比赛在丰台垒球场拉开战幕。丰台垒球场是第一个竣工、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在看台旁、赛场边,志愿者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女垒世锦赛热身。
  
  本次比赛,部分骨干志愿者在被分配的工作岗位上亲身感受具体服务要求,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岗位细则。他们有的在看台上引导观众,有的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前些日子接受的一系列培训在首次实地演练中得到了应用。
  
  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蒋博被分在供球处,这是离运动员和赛场最近的岗位之一,天气原因使她成了当天最忙碌的志愿者之一。供球处的职责是当场上裁判示意时,取走场上的“死球”或为裁判送去新球。下雨带给蒋博一份额外的工作———擦球。蒋博时而蹲着擦,时而站着擦,一场比赛下来,蒋博要擦二三十个垒球,一天下来要擦一百多个,再加上拾球、送球,她自己已记不清楚洗过多少次擦球的抹布。“能在第一天志愿服务中就遇到这样的‘意外’,我觉得挺锻炼人的,我对自己的服务很满意,这也让我对女垒世锦赛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