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胜败乃兵家常事 输了也教练员请换种批评方式
    “笨得跟猪一样!”“给我滚!”在全区运动会摔跤赛场,一教练员用这样的语言批评发挥不理想的运动员。记者在感受这项运动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理失衡,运动员在这里还有没有人格可言?这是否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记者当时就坐在这位教练员的身边,场上是两名女运动员在比赛,其弟子状态不佳,教练员便在场下喊了起来,“会不会顶啊,笨得跟猪一样”这样的话连续喊了两三次。最终这名女弟子以失败告终,当带着满脸泪水的女弟子下场走到这位教练身边时,教练不仅没有安慰,直接来了句“猪,滚!”女弟子哭着走开了。

  面对这样的一幕,记者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似乎那些话都变成了石块砸在了自己的脸上。记者看到这名运动员已尽了全力,走路都摇摇晃晃的,非但听不到一句关心、安慰的话,还要被教练再“打一巴掌”,实在替她感到不平。事后记者把这一幕讲给同事听时,同事称运动员挨打挨骂在体育圈里是常有的事,大家都心照不宣,要取得好成绩,运动员就得学会过没有人格的日子。

  然而记者却不这样认为,挨打可以,看打哪里,挨骂可以,看骂什么。中国有句俗语说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我想这是对一个人进行惩罚的最后底限,因为超越了这个底限,就是对对方的人格侵犯。那么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就是违反了体育精神,践踏了体育道德。这样的运动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什么“为队争光”、“为荣誉而战”也只是徒有空壳而已。

  其实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选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当中国女曲悲凉倒下时,主教练金昶佰的批评语言是“这场比赛所有的责任都是我自己的,没能把金牌挂在队员的脖子上。”当中国女篮含泪出局时,主教练宫鲁鸣的批评语言是“中国球队同欧美强队的差距主要在心态,我没能把队员的心态调整好。”记者希望我们的教练员能多学习一些教练艺术,多用一些健康、文明的语言。(薛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