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李高潮:女垒竞赛组织让大家满意 我们很释然

    8月31日,女垒世锦赛进入第五天,重中之中的竞赛组织工作运转井然有条,博得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垒联、各参赛队、中外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看到这一切,本届女垒世锦赛场馆副主任李高潮现在的最大感受是:所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肯定就感到知足了。

    如果不是亲耳所听,简直无法想象本届女垒世锦赛竞赛组织工作的繁琐程度,而李高潮就是大部分繁杂工作的协调人。

    据李高潮介绍,与以往赛事组织不同的是,本届女垒世锦赛是以场馆化的模式运行。作为垒球场馆运行团队的核心部分,本届垒球世锦赛的竞赛组织工作由竞赛团队承担。

    本届垒球世锦赛竞赛团队共由64人组成,其中付薪12人、志愿者32人,业主单位人员20人。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际垒联的要求,协助国际垒联完成世锦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为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积累经验。

    竞赛组织工作几乎包罗方方面面,大的方面是:赛前准备、比赛进行期和首尾工作。与以往模式不同,竞赛团队在制定竞赛计划时做到了每日竞赛计划、每场比赛的时间及场地安排。而这些安排都必须得到国际垒联的确认。

    考虑到作为本届女垒世锦赛是北京奥运会的第二个测试赛,受关注程度高、人们的期望值高,各方面的要求也高,组委会都力求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到最好,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考虑得非常周全。

    按照国际垒联提供的名单,竞赛组织团队做了各参赛队报名及发放签证的工作。本届女垒世锦赛报名工作于今年2月底启动,原定5月26日报名截至,后来国际垒联决定将报名日期延长至6月26日。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获得参赛资格的16支队伍确认参赛。报名运动员272人,教练员和随队官员96人,国际垒联官员及其邀请的嘉宾39人,技术官员40人,各队派遣的其他技术官员和观摩人员95人,总计542人。

    由于国际垒联于8月9日才正式确定最终竞赛日程,因此包括印制秩序册等在内的后期工作很仓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转播工作。

    再就是,本届女垒世锦赛场馆是改建而成,今年7月15日交工,赛场准备、功能用房、计分计时系统和成绩信息服务系统等工作都需要尽快完成。为了确保女垒世锦赛的顺利进行,赛前进行了场地测试,在这里举办了北京市垒球比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时间仓促,成绩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没有到位,因此没有参加此次测试。

    世锦赛竞赛器材的采购工作于今年4月结束,7月全部到位,国际垒联提供的器材也按时到位。

    按照国际垒联的规定,本届女垒世锦赛赛程为10天,比赛以分组单循环和双佩寄制方式进行,总计66场比赛,不同于奥运会的单佩寄制。由于哥伦比亚队因故退出,比赛场次减少了7场,总比赛场次为59场。各参赛队赛前陆续抵达,为了做好提前到达队伍的接待工作,组委会的接待工作从21日就开始了。8月26日,除哥伦比亚队以外的其余14支外国队伍全部抵达北京,27日比赛正式开始。

    国际垒联为此次世锦赛任命了1名技术代表和24名国际技术官员,裁判长来自美国、副裁判长来自澳大利亚,副记录长来自中国台北。中国垒球协会派出国内技术官员15人。国际垒联于7月25日至28日派讲师来华举办了培训班。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女垒世锦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垒比赛的第一个预选赛,因此各参赛队非常重视,争夺也很激烈。而国际垒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其他官员分别于4月、6月和8月三次来华检查世锦赛筹备工作。

    据国际垒联副主席黄书玮说,受国际垒联主席波特的委托,他于世锦赛开赛一个月前抵达北京考察这里的场馆准备情况,当时他提出了一些建议,负责场馆建设的丰台区副区长、垒球场馆主任吕仕杰及副主任李高潮等代表东道主愉快地接受了建议并进行了改进。一个月后的现在,黄书玮对比赛场馆及各方面都非常满意,他给出这样的评价:组委会工作非常有积极性而且高效,总是力求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应邀参加本届女垒世锦赛开幕式嘉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也对女垒世锦赛场馆条件大加赞赏,“印象深刻,真的很好”。

    国际垒联主席唐·波特先生更是对本届世锦赛的组织工作赞不绝口。

    而采访本届女垒世锦赛的400多名中外媒体也对竞赛组织工作评价甚高。

    比赛正在顺利进行中,李高潮及其团队的工作仍然事无巨细,兴奋剂检查、天气变化的比赛应急方案、各方面的协调、甚至为各参赛队送饮用水备毛巾等大小事情,所有的工作环节都显得正常有序。

    当听到如潮的好评,李高潮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我们在准备工作中吃的苦、受的累、着的急现在随着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满意,都不算什么了。我现在内心的感觉是释然。(陈君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