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统计局估计,举办奥运将对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2%以上的拉升作用,并使全市经济在近10年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北京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000美元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根据北京申奥时的预算,奥运各项收入预期16.25亿美元,支出预期为16.9亿美元,盈余1600万美元。
《联合早报》报道,放到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中,美国高盛研究机构的预测说,北京奥运将在2001年至2008年将中国的整体GDP增长率提高0.3%到0.5%。
同样重要的还有所谓“奥运经济”带动的商业与产业发展,据中国官方估算,“奥运经济产业链”给北京带来的庞大商机,相等于三万亿元人民币。
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是赔本生意的观念已被富有商业头脑的美国人给彻底颠覆了。如今,主办奥运更像是一个名利双收的有效投资,充分体现了人气可能带来财气的道理。韩国在1998年举办的汉城奥运会尤其给了北京极大鼓舞,当年韩国的经济增长在奥运会召开前为5.4%,在奥运召开年是12.1%,在奥运召开下年仍有8.5%。韩国的众多企业也因赶上奥运列车,而迅速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例如韩国的三星企业在1997年正式加入“奥运TOP计划”后,又在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相继成为国际奥运会的TOP合作伙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后,三星的品牌认知度从5%上升至16.2%。
另外,北京奥运电视转播和专题节目的收看观众预计400亿人次。如果软力量可以估价,这一笔形象公关费的价值该以亿元计。
至于北京奥运赛事营运的微观环节,北京奥组委如今也信心满满地宣称,保证略有微利。根据北京申奥时的预算,奥运各项收入预期16.25亿美元,支出预期为16.9亿美元,盈余1600万美元。
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今年中重申,1600万(美元)盈余肯定没问题。北京奥运的盈余资金,将用来成立国际体育友谊基金,以帮助不发达国家的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