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侨联中山大学等10余单位的代表广州追思霍英东
“他是有远见的战略投资者”
昨日,省委举行座谈会沉痛悼念、深切缅怀霍英东先生。忆往昔,霍英东留给广东太多记忆;忆往昔,霍英东与广东有着太多的难解情缘。省侨联、中山大学等10余单位代表的真情发言,再次让人们记起了霍英东先生爱国爱港爱乡的浓浓情怀。
省侨联主席王荣宝
“他堪称侨联骄傲”
长期以来,霍英东先生亲历亲为,关心、支持、参与广东省侨联工作,堪称侨联工作者的骄傲。霍英东不仅与省侨联老一辈领导、老侨领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联系,还在繁忙之中担任了省侨联第八届委员会荣誉主席。尤其是对省侨联的《华夏》杂志更是关怀备至。
上世纪80年代,省侨联《华夏》杂志正式创办,霍英东不仅给予物质支持,还亲自担任《华夏》杂志社名誉社长。据我们所知,霍先生在国内很少担任杂志社的名誉职务。《华夏》杂志创刊十周年时,霍先生还欣然为杂志题辞“传达华侨华人心声,促进中国四化建设”。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美南
“他与中大情谊深厚”
结缘于改革开放之初,霍英东先生与中山大学走过了一段源远流长的秉烛岁月。
80年代初,当中大囿于体育场馆的有限而影响体育教学时,霍英东先生欣然捐献巨资,为中山大学兴建了当时国内第一所命名的室内体育馆——英东体育馆。除了委托著名建筑专家佘竣南负责总设计外,建设期间,霍先生每月来中大两三趟,跟踪工程进展。在中大的留驻时间越长,他追加的投入也越多,陆续改建、扩建游泳池、田径场、网球场等,逐步在中山大学建立起颇具规模、设施完备的英东体育中心。
霍英东的育才脚步从未停过。他是培华基金会的主要捐赠者之一,培华在管理学院成立之初就派外籍教师为学生开设额外教程,管理学院的学生为此大受助益。由培华长期投入出资的内地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干部人才培训,也定期在开班。开班之时,霍英东先生与每个学员单独合影,关切之情让人感动。
近年来,中大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以及霍英东青年教师获奖者31人,这批青年教师均已成为我校各学科领域的中坚力量。
原省人民医院院长罗征祥
“他捐建心脏中心并题词”
与霍英东先生相识的情景,这几天反反复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得就如同发生在昨天。那是上世纪80年代,霍先生因为颈部有疾来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后,霍先生的病完全康复,也从此结下了我与霍先生长达20余年的友谊,结下了省医与霍先生之间不解的情缘。
有一天霍先生问我:“现在的人民医院,在医疗方面最缺什么呢?”环顾我院只有100多平方米的简陋心脏科病房,我就对霍先生说道:“现在的人民医院,缺一个高水平的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于是霍先生慷慨解囊,捐助省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心血管病中心。
在筹建最初,霍先生并不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心脏中心,他曾经对我说:“老罗啊,修桥修路写上我的名字没问题,可是医疗机构要是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如果搞得不好,老百姓会天天指着我的名字骂,难受啊。”在我的再三保证将不负重望,一定要搞好这个心脏中心的建设的情况下,霍先生最终欣然同意,并为新落成的霍英东心脏中心题词“仁心仁术”。
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吴军
“他是战略投资者”
霍英东先生是众多外来投资者的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投资者。他在改革开放初期便进入内地投资,其中投资广东的许多项目都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
他是投资兴建内地首家中外合作酒店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79年,霍英东得知政府要在广东中山县翠亨村开辟旅游区,将会有大批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吃、宿之地,于是决定投资1500万港元,在中山县罗三妹山脚下兴建中山温泉宾馆,成为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1979年1月,霍英东提议广东省在广州建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
霍英东曾说过:“南沙是我的一个梦想”。上世纪80年代末,霍英东规划投资100亿港元以上开发南沙以东21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兴建港口、高尔夫球场和旅游区等。1989年至2000年,主要投资建设洛溪大桥、沙湾大桥、港前大道、进港大道等基础设施。他多次说:“现在我拥有的资金已经够我几辈人花,但我更关注广东今后的发展,我对广东一往情深,在这里赚了钱也要在这里转为投资。”
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杨小鹏
“他办白天鹅不计较利润”
霍英东先生曾说:“投资办宾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他要求白天鹅:“要千方百计把宾馆搞得更好,因为这是整个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信心。白天鹅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我们按着这条路走下去,国家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白天鹅宾馆的前途也是非常光明的!”
白天鹅宾馆在20年合作期满后,资产逾20个亿,霍英东先生信守诺言,毫无条件地把宾馆交还给省政府。由此可见,霍先生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曾给梁威林和刘田夫写信,表示“绝不计较将来利润之多寡”,要将“我个人所分得的全部收益,用于国内再投资或捐赠给有关部门,用于教育、医疗或其他公益事业。”
番禺区委副书记严宗活
“他热爱祖国家乡和体育”
霍英东先生祖籍番禺,是一位桑梓情深的乡贤,深受家乡人民的热爱和尊敬。
忆往昔,霍英东先生桑梓情深,推动番禺经济社会发展居功至伟。家乡番禺是他关心、投资的重点。当时番禺有“孤岛”和“锅底”之称,陆路交通十分不便。从番禺到广州虽然只有10多公里路程,却因为汽车需过几个渡口,足足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因此,在确定番禺的发展大计时,霍英东先生与当时的县领导反复研究,走遍了珠江三角洲,最后他提出了十分具有远见的思想:番禺要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交通基础设施,路通才能财通!
霍英东先生斥巨资振兴家乡教育事业,扶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体育事业发展,霍先生曾经说过:“我有三个热爱,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家乡番禺,热爱体育事业。”
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林晓亭
“他有名言:路通-桥通-财通”
我在与霍英东的交往中,深深体会到他那种为人处事总是首先考虑为国为民,“期望在今天的中国多做些事”的高尚品德,确实感人至深。
“路通-桥通-财通”,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如何着手开发,霍英东最早提出的六字名言。在开发建设南沙过程中,他时常向大家强调这一重要性。霍英东还提出“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办法。这些经验,很快就推广至全国各地。它为全国各地的开发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为吸引外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省体委原主任魏振兰
“他推动创办省港杯足球赛”
霍英东先生在体育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积极推动创办省港杯足球赛。霍先生还在举行省港杯足球赛时组织了200多位工商界人士,以参观团的名义回大陆考察,增进爱国主义情感,谋求投资项目,推动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省港杯足球赛大门,不只是球门,也是改革开放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