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奥运经济趋势 奥运经济论坛端出思想盛宴
  2007-2008年中国奥运经济趋势如何?奥运经济趋势对哪些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吉祥物、门票等奥运营销的蛋糕有多大?中国企业如何把握、利用奥运商机?中国百姓能在奥运经济与商机中有哪些受益?后奥运经济发展趋势会怎样?“竞报奥运沙龙”推出特别策划。

  “2008与中国机会”奥运经济论坛,六大专家齐聚一堂端出价值连城的思想盛宴

  2008奥运会一些非热门场次比赛的门票还有很大的市场营销空间;中国众多中小企业把握自主开发奥运商机能力亟待提高;奥运公益性推广活动应该得到官方支持……12月17日,正值奥运倒计时600天,在北京奥运经济专家委员会和《竞报》联合举办的“2008与中国机会” 奥运经济论坛上,奥运经济专家们指出,2007年奥运经济将迎来关键一年。

  现任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剑说,把握奥运商机关键在于提前准备。目前奥运筹办进展顺利,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可以说北京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已经不是问题,但相比日渐升温的奥运热潮,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围绕奥运的市场开发还鲜见亮点。

  中视金桥国际传播集团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纪宁分析说,从宏观上说,2007年是中国国家形象公关和各大产业抓住奥运机会实现超常发展的关键一年。2007年国家形象公关以及旅游等产业推广的到达面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奥运经济的收益以及相关产业后奥运时期的发展。而从具体企业来看,已经进入奥运营销体系的企业需要投入超出加入奥运商业计划成本5倍到8倍的成本进行奥运营销。所以2007年将是奥运经济的加速期和爆发期。

  相比巨大的奥运商机,中国企业目前的市场表现却不如人意。中奥国际管理集团董事长韩汉说,在北京亚运会期间,一位在亚运村门口卖大碗茶的市民,半个月里赢利5万元。而现在围绕更大的奥运商机,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市场敏感度却很差。他说,很多企业认为只有加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企业才能开发奥运经济,但事实上奥运经济对所有企业来说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奥运会举办期间,全世界将有数百万人涌入中国,世界也将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高度的关注给中国广告业、旅游业等众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他指出,表面上看奥运会对加入企业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国际奥委会规定,加入奥运官方市场开发计划的企业产品在奥运村及奥运场馆周围几平方公里内受到严格保护,但来到北京的各国运动员特别是大量游客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只局限在那么有限的区域。对没有资格加入奥运市场开发计划的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能否把握奥运商机,关键还在于能否自主开发出商业机会。

  奥运经济在很多人看来是企业行为,奥运对中国老百姓会有什么具体的好处呢?现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奥运经济高级顾问黄为博士说,奥运会是人类和平时期最大的聚会,这种聚会不仅扩大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扩大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一方面,中国人对国外的认识将不再停留在产品和技术,通过筹办奥运,国外的商业规则、思维方法以及成功的市场经历等都会给中国人带来启发。而另一方面,通过奥运会世界也有了了解中国的动力,比如美国奥运代表团组织机构已经开始了中国文化、礼仪的教育工作。

  对奥运会主办城市来说,如何克服奥运会后常见的经济低谷,如何实现经济在后奥运时期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议题。陈剑说,最直接的是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他说,北京有31个奥运场馆,其中有12个在赛后需要面向市场经营。要保证这些场馆的赛后利用,实现盈利,就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而有专家已经预备向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议,希望成立相应的组织实现高效管理。北京北奥集团总经理,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杜巍说,如何把握奥运带来的商机,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他指出,奥运直接推动了中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在社会上形成了新的体育消费热点。把握人们在这一领域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能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

  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600天,在论坛上,专家们表示,围绕奥运这一重大赛事的市场营销,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何结合奥运筹办进程,迅速把握出现的商机,将是所有希望参与奥运开发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