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女垒经历坎坷之路 北京奥运力争重塑辉煌

  华奥星空讯 中国女垒球队曾经在1996年奥运会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但此后却经历了坎坷之路。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垒球将暂时告别奥运会,因而即将来临的北京奥运会也将是中国女垒重塑辉煌的最后机会。

  辉煌之后留下遗憾 世界垒球格局清晰

  垒球项目在1996年第一次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中,由“中国垒球之父”李敏宽率领的中国队获得亚军。但让人遗憾的是,创造了辉煌战绩的中国女垒此后再也没能在奥运会上染指奖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原助理教练刘雅明已经接过李敏宽的教鞭,但中国女垒最终获得第四名。这次奥运会之后,创造了辉煌战绩的这批女垒队员也进入到更新换代的时期。而在这段时期,中国队逐渐走上了聘请洋帅的道路。

  翠珊·迈克唐纳德在2004年初成为中国女垒的主教练,虽然这位美国主帅雄心勃勃放言冲击金牌,但中国队在这届奥运会上的成绩仍然是第四名。中国女垒冲击奖牌再次受挫,但这届奥运会并非没有收获。

  首先,中国队对于自身实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其次,这届国家队中的许多选手成为今后发展的班底和骨干,比如周怡、张爱、黎春霞、吴迪、吕伟等人,在如今的国家队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历经三届奥运会,世界垒球的格局已经十分清晰。美国队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垒球霸主,世锦赛六连冠和奥运会三连冠足以说明一切。美国队不仅整体实力最强、人员整齐、后备力量充足,而且具有冠军的霸气。因而美国队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是所有对手追逐的目标。

  在美国队之后,称得上世界强队的队伍是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和中国台北。而在这五支队队伍中,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队处于第二集团。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女垒是第二集团中实力最弱的。两届奥运会没能冲击到奖牌,中国女垒都是在夺牌的关键战役中负于日本和澳大利亚。

  两次大赛成绩不佳 洋帅之路告一段落

  雅典奥运会结束之后,中国女垒进入了一个新的奥运周期。虽然洋帅没有为中国队带来奖牌,但这并不能否定洋帅入主取得的成效。在翠珊·迈克唐纳德离任之后,中国队继续走洋帅的路子,另一位美国籍主帅迈克·巴斯提安在2006年年初上任。

  迈克上任后面临的任务是2006年世锦赛和2006年亚运会。这两大赛事是中国女垒检验自身实力的机会,也是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内容。但中国女垒在这两次大赛中的表现并不如意,主帅迈克难辞其咎。

  2006年北京世界锦标赛暨奥运资格赛,中国女垒的目标是冲击前三名,但最终的成绩仍然是第四名。在晋级路上,中国女垒赢得了该赢的比赛,但面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支强队全部告负,这也非常客观地反映出自身的实力。

  成绩之外,中国女垒在世锦赛表现出一个弱点,那就是打击能力不足。在10场比赛中,中国队的本垒打仅有1个,与三甲球队相差甚远,甚至不如几支中游球队。而反观对手,美国队的王牌击球手杰西卡·门多萨一人就贡献了6个本垒打,日本队和澳大利亚队也有很多本垒打入账。

  对于这种尴尬的情况,昔日的主帅迈克认为:他一直在改造中国的击打问题,有一套全新的训练方法,而这次世锦赛正处于改善的过程当中,因而中国女垒的打击表现不佳属于正常。而且迈克非常肯定的表示,在他的改造完成之后,中国队的击打能力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

  虽然迈克有些过于自信,但中国队击打能力确实在此后有了明显的提高。不过仅仅是击打能力的提高并不能代表中国队的整体实力,迈克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充分发挥中国女垒自身特点。

  长打能力强是澳大利亚的优势,拥有世界第一投手上野由歧子则是日本队的优势,而中国队的强项则是速度和整体防守。在弥补自身劣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为重要。事实也证明,迈克的一些理念和临场指挥不适用于中国队。

  2006年亚运会,中国女垒遭遇“滑铁卢”,保银冲金的目标没能实现。在关键一战负于中国台北队,实力占优的中国女垒7比10告负最终仅获得季军。一场比赛竟然丢了10分,回想同年的世锦赛,防守见长的中国女垒在10场比赛中也仅仅是丢了6分。虽然这场比赛也得到了7分,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队的自身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在亚运会失利之后,中国女垒也意识到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迈克的“下课”。原国家队主教练迈克此后担任中国女垒的打击教练,取而代之的则是中国女垒在1996年奥运会夺得银牌时的功勋投手王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