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无数徘徊在奥运大家庭外的体育项目渴望进入这个盛会,而那些因为奥运“瘦身”计划而暂别奥运舞台的项目则有些落寞。离开奥运大家庭后,垒球项目首次作为非奥运会项目参加了十一运会。
谈到垒球项目离开奥运会,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副主任、中国垒球协会副主席江秀云没有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相反,她对自己所主管的项目依旧充满信心。江秀云说:“很多非奥运项目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比如垒球,比如我们国家的“国粹”武术,它们同样受到我们老百姓的喜爱。退出奥运会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可能有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应该是致命的,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取决于其自身的魅力。”
虽然垒球是一种竞技体育项目,但江秀云更喜欢称其为“游戏”,她认为体育的本质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快乐,而不是奖牌。江秀云介绍说,中国垒球协会从奥运会结束后开始与国际垒联、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同商讨垒球在中国青少年中的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真正感到欣慰的不是推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孩子们从垒球运动中所体会到的欢乐。江秀云介绍道:“我们的青少年特别喜爱垒球运动,因为这项运动可以让校园里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参与。在推广过程中有一个校长告诉我,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孩子们那么发自内心的笑声了。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比较大,参与一些体育运动能帮助他们放松身心。”
借助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平台,软式垒球走进了校园,目前内地已有来自12个省区市15座大中城市的100多所中小学将此项目作为常设体育课开展,参与的中小学生有4万多人。今年的7月份,中国垒球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了全国软式垒球锦标赛,这次带有夏令营性质的比赛,吸引了全国14支队伍188名小运动员参加。谈到近期的推广计划,江秀云告诉我们:“明年春节前后我们将在香港迪士尼办一个青少年软式垒球比赛。教育学会也在准备明年做一个很大的垒球夏令营,我觉得下一段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享受到垒球运动的乐趣。”
江秀云认为,和能否重返奥运相比,青少年垒球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这个项目在青少年中扎不了根,即使回到奥运会,中国垒球运动的发展仅靠几百名专业选手也是难以为继的。她说:“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就应该少一点竞技多一点游戏,让他们能够回到阳光、氧气、大自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