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慢投垒球落幕 综述:慢投垒球的未来不是梦

  全国慢投垒球锦标赛结束了,除了给人们带来几天精彩的赛事外,还给带来一种新的运动理念:运动节奏慢,强调团队配合,老少咸宜。

  慢投垒球最大的特点就是“慢”,它的投球速度比快投垒球要慢,其竞技性和对抗性自然也相对弱了下来,很适合男女老少一起玩。国家棒球队、广东队队员刘广标就说,慢垒多数人都可以打,但是棒球就不一样。在比赛中,刘广标甚至还与队友开玩笑,“现在打了几天慢垒习惯了,恐怕到时候打棒球又不适应了。

  在棒垒球全国性赛事上很少见这样的场面:球场上进行着比赛,不远处的场边围坐着啦啦队,大人小孩为队员摇旗呐喊,甚至还有妈妈们带着小孩在场边草地上玩耍。旁人一看很容易误将其当做一场假日友谊赛,却不料这是一场真真正正的全国慢投垒球锦标赛。做得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贴合了举办这场赛事其中一个宗旨:提倡全民健身。

  本次参赛队伍荣诚队的领队简文得告诉记者,慢投垒球在台湾发展火热,在企业里组建慢垒球队能够很好地培养团队精神,联络职员感情,更重要的是还适合周末全家一起玩。

  慢投垒球好学易玩,不论男女老少、专业的或非专业的都可以到球场上一同享受运动的乐趣。昨日在雨中进行的沈阳对阵山东一役中,山东队是一群20岁出头的大学生,沈阳队则号称“爸妈”级球队,队伍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50岁,一位沈阳大妈表示他们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小10岁。尽管年龄相差如此之大,但双方在比赛中丝毫不见懈怠,相反则在雨中飞身接球、扑倒铲垒,连场下的观众都被他们的表现感染,纵使雨下得再大也依旧为其加油鼓劲。

  慢投垒球赛场上甚至还可以出现男女同场竞技的场面。厦门大学男队与北京学校女队的比赛就着实让观众为女孩子们捏了一把汗,没想厦大的男孩子们一点情面都不留将对方打成19:0,成为当天的“众矢之的”。不过这也是慢投垒球的精彩之处,“性别大战”不“放水”才是真正的公平竞争。

  本次比赛部分用球和木棒均由社会企业单位赞助,参赛队伍的食宿也由其自己承担。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副主任、中国垒球协会常务副主席江秀云说,从最初的政府买单办比赛到如今参赛队员自掏腰包参加比赛,慢投垒球的发展正在一步步走向“社会化”。相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慢投垒球的未来不是梦。(文字/摄影 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