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州北郊中学特色课程建设:小垒球推开大天地

小垒球推开大天地

——从软式垒球运动看常州北郊中学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

  饱满的球体,洁白的底色,红色的麦穗状线条勾勒出优美的对称弧线;

  转身,挥棒,击球,鲜艳的球棒带起美丽的抛物线,掀起了全场的沸腾……

  一个小小的软式垒球,漂洋过海,落户北郊,推开了北郊中学课程改革的一片广阔天地。

  结缘棒垒球

  北郊中学最早是和棒垒球结缘的。2006年8月底,常州市友好城市—日本所泽市的前议员斋藤治正先生和他的好友乔本义彦先生在常州市外办和市教育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北郊进行友好访问。两位日本老人和北郊中学领导亲切交流,并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当然,吸引斋藤先生的不仅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北郊校园,还有让他魂牵梦绕的棒球运动。因为此前,斋藤先生曾通过市外办向北郊中学赠送了一套棒球器具,表达了他对中国棒球运动的期待和关注。陪同访问的教育局领导也觉得棒球运动有特色,可以在校园展开;而北郊中学有足够的场地,因此初步打算棒球运动进北郊。

  其后,斋藤先生又两次访问北郊,对北郊中学棒垒球运动的发展真心挂念,不遗余力。斋藤先生的三次来访,也标志着日本所泽和江苏常州两市之间的青少年交流借助棒垒球运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常州市居丽琴副市长的关心下,在市教育局、体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郊中学于2007年建成了棒垒球场地。9月,“教体结合”项目正式实施,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北郊中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常州市北郊中学棒垒球队。北郊中学成为常州市棒垒球特色学校,具有全省一流的体育设施,有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棒垒球场,并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9人,专职棒垒球教练3人,国家一级棒垒球裁判员1人。

  2010年7月4日,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期间,北郊中学作为赛点单位,分别在7月和10月承办了青少年垒球和棒球比赛,出色地完成了赛事组织工作,做到了“我为省运添光彩,省运有我更精彩”,被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省运会竞赛工作先进集体”。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举办了09年全国少年儿童垒球比赛,09年全国棒垒球教练员培训班,08年、09年江苏省青少年棒球比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学校每年还定期与韩国、日本的友好学校进行中日棒球、中韩垒球交流互访比赛活动。

  北郊中学的棒垒球运动,正朝着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模发展。


  软垒唱大戏

  面对棒垒球运动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北郊中学开始转变思路,思考如何把棒垒球运动由竞技运动向学生健身运动发展,走普及化和体教结合之路。在广泛考察和反复研讨后,北郊中学把目光投向了软式垒球项目。

  软式垒球运动是棒垒球运动的改良项目。什么是软式垒球(teeball)?为什么要开展并普及软式垒球运动?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管理中心副主任、国际垒球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垒球协会副主席江秀云这样解释道:

  “由于装备、场地、规则等原因,垒球在全国普及率还不是太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与奥运同步的要求,我们准备今年在全国青少年中推广一种叫软式垒球(国外称Teeball)的运动,球是软的,棒也是软的,并且要简化比赛规则、缩小场地、扩大规模,增加参与人数。孩子们在比赛中既了解了规则,又锻炼了身体,这是一项非常适合青少年进行的活动。这个运动项目首先在北京开展,垒协将拿出1500套垒球器材,分发到学校,每所学校2套,使垒球运动真正走进校园。让孩子们走出室内,走向户外,接触阳光,回归孩子们玩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融入到团队里,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在跑垒中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2008年,在全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资源评选中,软式垒球获得第一名,成为最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把软式垒球运动列入“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广研究》,通过研究,教育专家们认为,“软垒”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得出了“软式垒球非常适合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结论。软式垒球成为进入校园最好的阳光体育运动之一。

  如今,软式垒球即将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也将软式垒球列入“十二五”国家级科研项目:“关于软式垒球运动队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这是我国就单一体育项目纳入国家研究。

  正是因为软式垒球安全性无忧(攻守双方没有身体冲撞、器材采用弹性安全材质),符合新课标要求(跑跳投打兼备的全身锻炼、变速变线跑运动量适宜),教学条件简易(篮球场的面积即可上课、教学器材配备价格低廉),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化的游戏导入、比赛形式灵活掌握),身心发展并重(培养顽强坚韧意志品质、树立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趣味时尚(传承棒垒球运动魅力、符合青少年审美取向、提高参与兴趣和热情),交流广泛(国内交流形式多样,国际交流遍布全球)等一系列突出优点,北郊中学于2009年开始引进软式垒球项目。9月,北郊中学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师资队伍,大胆创新教材内容,把刚开发引进课堂的教材内容——软式垒球,作为高中选修课程在高三体育课进行试点。通过一学期的体育课教学,师生普遍认为,软式垒球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活动类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们的喜爱。2010年4月,软式垒球运动作为高一必修项目和高二选修项目在北郊全面推开。

  2009年10月,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学校“软式垒球”校本化的实施,学校课程发展处邀请江苏省棒球队教练周晚碧、常州市垒球队教练车九菊两位专家对北郊高中“软式垒球”项目的开展进行为期两天的指导和培训。两位专家详细讲解了软式垒球的简要规则、基本技术、战术思想等,同时穿插进行实际教学演练;北郊中学受训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不断提问,与专家一起剖析规则,演练技艺,充分体验了这项新运动的精彩之处。

  2010年5月,国家手曲棒垒球管理中心杨旭部长专门到北郊中学作了软式垒球知识讲座,全市各中、小学分管体育校长、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到场聆听。杨旭部长从软式垒球的起源和发展进程、文化和教育功能等问题讲起,对软式垒球在中国发展的简史、软式垒球与阳光体育的关系、软式垒球的运动特点及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校园开展、国内赛事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讲座完毕后,与会代表们饶有兴趣地到田径场观摩了北郊中学高一学生的现场展示。同学们从传接球、击球、跑垒、教学比赛等方面展示了这项既古老又时尚的运动。场上队员准确到位的传接球、强劲有力的挥击、果断快速的跑垒、绝妙默契的配合,令到场观摩的老师赞叹不已。

  从2009年起,至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 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管理中心副主任、国际垒球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垒球协会副主席江秀云女士多次来北郊中学,亲自关心和指导北郊中学软式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2011年8月,全国软式垒球的盛事——“中华恐龙园杯”全国软式垒球嘉年华活动在北郊中学开幕,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19支队伍、300多名中小学生和50多名体育教师分别参加了全国软式垒球锦标赛、夏令营、游戏和体育教师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09年至今,北郊中学的软式垒球运动,渐入佳境,普及化与国际化渐次推进。


  课改新天地

  面对成绩,北郊中学清醒地认识到:全国开展软式垒球运动的学校已有很多,如果没有北郊特色,如果不做大做强,北郊的软垒运动就不能永葆生机和魅力。只有走出一条校本化、课程化之路,走出一条具有北郊特色的阳光体育之路,才能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软式垒球运动的校本化、课程化,是指北郊中学把软式垒球运动正式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一方面,北郊中学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此项运动,按照课程的框架来全面打造此项运动。另一方面,为使软式垒球课程的实施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效果更突出,北郊中学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以《软式垒球校本化实施与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研究》为研究项目,在实践的同时开展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在实现体教结合、构建校园文化、彰显品牌特色等方面深入探讨。

  北郊中学软式垒球校本化、课程化的历程如下:

  1.2010年1月至2月,北郊中学认真做好软式垒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①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软式垒球理论知识,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国内外软式垒球的实施状况和研究成果;

  ②对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情况,有76%的学生赞同软式垒球校本课程开发,而不赞同的只占不到10%;

  ③对高一年级800多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前测(30米、10×4折返跑、握力、坐位体前屈、全垒跑、垒球掷远),收集测试数据、整理统计;

  ④课题组全体教师结合北郊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软式垒球校本课程教学课时计划,落实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和教学程序设计,完成软式垒球校本课程教材及教师、学生指导资料的整集、编写;

  ⑤课题组研究确立“软式垒球校本化实施与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⑥向常州市教育局申报了《软式垒球校本化实施与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购进相关的体育器材和设施。

  2.北郊中学从2010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软式垒球校本化实施与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

  ①2010年3月初,课题组首先对教师骨干师资、高一学生体育骨干进行软式垒球校本培训,掌握软式垒球的技术、战术和裁判规则。

  ②2010年3月至6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对高一年级800多名学生开展软式垒球课堂教学,向学生教授软式垒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通过教学研究开发各种软式垒球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游戏方法,促进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发展;通过体育课堂软式垒球教学,使得高一年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知道软式垒球运动知识,掌握软式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了解软式垒球运动的比赛规则,懂得欣赏软式垒球比赛,同时也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树立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③2010年6月底,课题组全体成员对高一年级800多名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再次进行测试,汇总统计测试数据,对学生体能和技能在课程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在速度、上肢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通过软式垒球体育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3.利用软式垒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

  ①2010年3月份举行了校园软式垒球主题板报评比,以宣传软式垒球知识、宏扬团队协作精神为主题,由评委对各班制作的软式垒球主题黑板报进行评比。

  ②2010年4月至5月份北郊中学举办了“软式垒球活动节”,利用体育课外活动举办了软式垒球单项技术团体赛(本垒打比赛和垒球掷远比赛)、软式垒球班级对抗赛,效果非常好,活动深受学生喜欢,参与面达100%,同时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希望老师经常开展软式垒球活动。同时还了解到另外一部分学生自购了软式垒球,软式垒球活动已经成为了每节课课间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内容,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4.2010年5月15日,北郊中学向局属各校的分管校长、分管主任、体育教研组组长和垒球协会的会员单位代表作了软式垒球现场展示。展示活动前,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垒球部杨旭部长作了讲座。杨部长用简单明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软式垒球和软式垒球训练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优势等。然后北郊中学师生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练习方法和教学比赛展示了软式垒球趣味性强、易于开展、有利于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的项目特点,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5. 2010年6月份,通过开展高一年级软式垒球年级联赛(17支队伍,17场比赛,取前八名),从中挑选了一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突出的学生成立了校软式垒球队,准备参加下半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软式垒球比赛。有6名男生和4名女生由于在校园软式垒球联赛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分别被校棒、垒球队选入参加了校棒、垒球运动队训练和比赛,2010年7月和8月还代表学校赴韩国和日本进行了棒垒球的交流访问比赛。

  6. 2010年9月——2011年6月,是北郊中学软式垒球课程的发展时期:

  ①面向新高一全体学生继续开展软式垒球校本课程教学。

  ②高二年级体育课开设慢投垒球选项课程教学,200名高二学生选择学习慢投垒球。

  ③2011年4月至5月份北郊中学举办了“第二届软式垒球活动节”,利用体育课外活动举办了软式垒球单项技术团体赛(本垒打比赛和垒球掷远比赛)、软式垒球年级联赛(16支队伍,16场比赛,取前八名),高二年级慢投垒球联赛(8支队伍,10场比赛,取前四名)

  从北郊中学软垒课程的发展可以看出,北郊中学坚持以教科研指导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出软式垒球运动校本化、课程化的优势:

  1.分布范围广。目前,北郊中学的软式垒球课程已经遍及体育课必修模块、周六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等,每年都举办高一年级联赛。学校还组建了校软式垒球队,为专业队伍提供后备人才。

  2.参与学生多。作为体育课程的必修模块,学生必须人人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并纳入学分管理体系。

  校本化、课程化的软式垒球项目正在北郊中学焕发出独特而强大的魅力。

  当然,将软式垒球运动提升为校本课程,就是要使软式垒球运动在北郊的开展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能充分发挥出校本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我们不妨来听听北郊学生的心声——

  “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软式垒球,现在我不仅会打了,还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它的发源地产生了兴趣。”

  “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我是挺喜欢打软式垒球的,因为我觉得这项运动挺美的,球漂亮,球棒漂亮,呵呵,击球的动作和姿势,我也可以做得很漂亮”。

  “每次开展班级比赛,大家就特别兴奋,旁边助威的啦啦队成员也特起劲。我觉得我们班特团结啦。”

  “打软式垒球太刺激了,要看得准,跑得快。除了锻炼身体,我的大脑一刻也不能闲着,要不停地判断、思考。一场打下来,真够累的,但痛快,我喜欢。”

  “我现在特别盼望社团活动,因为我选择了软式垒球。和队员们完美配合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软式垒球课程,在文化交流、审美情趣、体育精神、生活理念等方面不断使学生悄悄发生着变化。


  美丽新愿景

  按照北郊中学特色课程体系的长远发展规划,软式垒球课程还处于该体系的起步阶段。2011年9月,在多年成功开展棒垒球运动和多年顺利实施软式垒球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北郊中学引进了“MLB"项目,即加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旨在普及并推广棒球运动,为世界最高水平的MLB比赛发现和培养运动人才。这个项目将标志着北郊中学棒垒球运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标志着北郊中学的棒垒球运动将实现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完美结合,更好地为北郊中学“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服务。

  从软式垒球到美职棒大联盟(MLB),以此为试点,为起点,逐步整合艺术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北郊中学正逐步走上一条从体育课程到体艺课程,再到健康课程,最后完整构建生命课程的良性发展之路,从中也可窥见北郊中学特色化建设的探索历程和美好未来。

  愿北郊中学软式垒球特色课程建设天地广阔!